APP下载
机会在手,求职信息实时掌握
    Alternate Text
    APP下载
    Alternate Text
    微信公众号
    Alternate Text
    小程序
当前位置:首页 > 校园招聘 > 教职工招聘 > 重庆大学磁流变研究中心2024年9月招聘3名工作人员启事
重庆大学磁流变研究中心2024年9月招聘3名工作人员启事

发布:2024-09-27 15:30:36  关注:5137次

根据工作需要,重庆大学磁流变研究中心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派遣制电子工程师、软件工程师和机械工程师各1名,招聘相关流程和要求如下。

一、招聘岗位

(一)电子工程师1

1.岗位要求

1)本科及以上学历,专业为电子信息工程或汽车电子工程相关领域,具备汽车电子设备开发经验、精通英飞凌单片机优先;

2)熟悉嵌入式编程语言和常用电路设计软件,有较丰富的电子设计经验;

3)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能够在多学科团队中有效协作工作;

4)协助实验室专职教师进行团队的管理;

5)完成实验室交办的其他工作和任务。

2.能力要求

1)具备扎实的电工电子技术工程知识,能够设计和调试复杂的电工电子系统,熟悉can总线或其他工业通信协议;

2)负责汽车控制系统部分项目的设计、开发和优化,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;

3)参与汽车底盘、智能硬件产品等电路设计研发工作。

(二)软件工程师1

1.岗位要求

1本科及以上学历,专业为计算机科学或电子信息等相关领域;

2)精通cc++至少一种编程语言,并且有三年以上软件开发经验,有一定的编程功底,熟悉matlabsimulink优先;

3)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,能够与产品经理、设计师等团队成员合作,完成软件开发任务;

4)协助实验室专职教师进行团队的管理;

5)完成实验室交办的其他工作和任务。

2.能力要求

1)具备扎实的软件开发技能,包括面向对象编程、算法和数据结构等方面。熟悉敏捷开发和持续集成;

2)具备扎实的软件架构和设计模式知识,能够设计和实现可扩展、可维护的软件系统;

3)参与汽车控制器软件等项目的软件设计研发及维护工作。

(三)机械工程师1

1.岗位要求

1本科及以上学历,专业为机械或者汽车相关专业

2)具备三年及以上汽车悬架、阻尼器或其他相关复杂产品机构设计经验,熟悉汽车悬架、阻尼器技术、汽车底盘等技术优先;

3)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,能够与不同专业的团队成员协作,完成项目任务;

4)协助实验室专职教师进行团队的管理;

5)完成实验室交办的其他工作和任务。

2.能力要求

1)具备扎实的机械设计和制造知识,能够独立完成从概念设计到产品制造的整个流程;

2)熟练掌握机械设计、机械原理理论知识,熟悉产品、零部件设计开发流程;

3)熟悉各种传动机构、执行机构的工作原理,具备出色的选型与应用的能力;

4)熟悉基本的机加工、热处理、表面处理工艺及方法,有丰富的机械加工知识,对所设计的零件的可加工性及成本有清晰的概念;

5)精通cadsolidworks等机械设计软件,以及ansysabaqus等有限元分析软件和adams等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;

6)出色的机构创新能力,能够撰写专业文档并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二、基本条件

1.遵守职业操守,具有良好品行,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;

2.有良好的沟通表达、团队协作能力与专注投入奉献精神;

3.电子工程师、软件工程师岗位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岁,机械工程师岗位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5岁。

三、招聘程序

1.报名时间:即日起至202410818:00截止。

2.将个人简历、身份证、毕业证、学位证等其他资质证明材料的扫描件电子版,以“xxx工程师+姓名+毕业院校名称+联系方式”命名,发送至报名邮箱(点击查看)请【点击下方“立即投递/投递简历”,即刻进行职位报名】。应聘者提交材料内容必须真实,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,将取消报名资格。

3.选聘方式:中心成立工作小组组织考察,安排另行通知。

四、聘用方式和待遇

劳务派遣用工,录用人员与重庆菲斯克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,薪资标准面议,缴纳社会保险。

联系方式:

吴老师:18108521038

联系邮箱:(点击查看)

重庆大学磁流变研究中心

2024925

信息来源于网络,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。

来源链接:

https://rsc.cqu.edu.cn/info/1039/5103.htm

推荐:更多教职工招聘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
注: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,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。
版权与免责声明

【1】凡本网注明"来源:"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属于,转载请必须注明,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
【2】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,是本着为求职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
【3】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。